打破队长头衔迷信,VEX 比赛各环节皆可提升领导力 —— 基于过往比赛及团队矛盾处理的总结建议
一、机器人设计与建构
这个环节需设计、搭建契合比赛任务的机器人,领导力体现在团队协调、分工及攻克技术难题上。家长可以引导孩子:
思考队友特长,列出机械、编程、操控等任务的责任清单。
在家或线上组织团队会议,让大家汇报进展、共同解决问题。
给予孩子时间,尝试不同设计方案,从失败中总结优化。
二、自动化编程
编写程序让机器人自动执行任务,考验孩子逻辑思维、沟通及调试耐心。家长可以引导孩子:
让孩子用简洁语言向自己讲解代码思路。
督促孩子记录调试中出现的错误及改进方法。
帮助孩子适应在比赛时间紧、程序易出问题的压力下解决问题。
三、团队操控训练
机器人操控员手动操作完成任务,能锻炼孩子决策与应变能力。家长可以从这些方面引导:
日常让孩子知晓比赛会有突发状况,家长自身先冷静应对,为孩子树立榜样。
鼓励孩子赛前针对可能的意外准备备用方案。
操控训练时,督促孩子专注,完成后复盘操控步骤。
四、Skill - Auto 自动化比赛
机器人自动执行任务,需要孩子具备预见问题、调整策略及分析数据的能力。家长可这样引导:
引导孩子观察记录比赛数据,依据数据决定优化方向。
让孩子自主查找程序错误并调试。
改动代码前,让孩子梳理调试过程并讲述出来。
五、机器人技能赛 Skill Challenge
和队友合作操控机器人完成挑战,能培养孩子沟通、分工和激励团队的能力。家长可以试试这些引导方法:
理解团队角色:让孩子明白团队里每个角色都重要,学会理解、沟通、鼓励队友,增强团队凝聚力。
锻炼决策能力:让孩子和队友自己商量比赛策略,教会他们平等、尊重地沟通,达成共识,提升决策和协作能力。
学会赞美建议:任务完成后,引导孩子肯定队友优点,再友好地提建议,营造积极团队氛围。
六、机器人 Match 合作赛
和不同队伍短时间制定战术、合作,考验孩子快速沟通、跨文化协调和应变能力。家长可以这样帮孩子:
模拟沟通场景:让孩子用外语和不同人练习快速介绍自己和战术,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。
限时达成共识:给孩子一个任务,要求 1 分钟内和合作队商量出执行方案,锻炼快速沟通和决策能力。
学会换位思考:引导孩子分析不同队伍战术风格,尊重、适应不同策略,提高团队协作效果。
七、撰写工程日志:培养记录与规划能力
记录机器人设计、编程、优化等过程,能锻炼孩子逻辑思维、文书策划、团队协作和细节管理能力。家长可以这样引导:
记录学习收获:每次活动后,让孩子在日志里写 3 个新学到的东西,养成总结习惯,为回顾提供资料。
规划任务进度:让孩子在日志里做任务进度表,和队友每周复盘。培养他们项目管理能力,合理安排工作。
模拟工作汇报:让孩子课后像工作汇报一样,花 5 分钟总结自己进展,锻炼表达和团队协作意识。
八、比赛面试 & 团队展示
评审面试时讲解设计思路、比赛策略等,能培养孩子公众表达、团队协作和互相支持能力。家长可以从这些方面引导:
训练表达逻辑:帮孩子练习 3 - 5 分钟讲解机器人设计细节,让表达更有条理,自信展示团队成果。
促进团队互动:鼓励孩子在面试时互相提问,让每个队员都有发言机会,增强团队互动和凝聚力。
尝试不同角色:让孩子在团队展示中尝试主讲、补充、回答问题等不同角色,提升多方面表达能力。
九、应对团队挫折 & 危机
比赛中遭遇机器人故障、程序崩溃等意外,是培养孩子应对冲突、保持冷静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契机。家长可引导孩子:
家长自身先做到冷静应对问题,为孩子示范情绪控制。
与孩子约定,团队遇问题先找解决办法,之后再分析原因。
引导孩子按 “观察 — 分析 — 解决 — 总结” 的步骤处理问题。
十、赛后复盘 & 交流
复盘比赛、与其他队伍交流,培养孩子反思总结、团队改进及自我提升的能力。家长可引导孩子:
讲述比赛过程,找出做得好与不足的地方。
用建设性语言评价自己和队友,多关注优点与进步。
比赛后主动与其他队伍交流经验。